生活资讯
食虫植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性和作用(食虫植物有哪些)
2023-10-04 00:16  浏览:45

大家好,小联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食虫植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性和作用,食虫植物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食虫植物猪笼草目录 概述 作用 捕捉摄食昆虫 种类 概述  食虫植物是一个稀有的种群,已知的食虫植物全世界共10科21属约600多种,典型的如猪笼草、捕蝇草、茅膏菜、瓶子草等。

2、大多生活在高山湿地或低地沼泽中,以诱捕昆虫或小动物来补充营养物质的不足。

3、它们以这种特有的方式,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的生存了下来。

4、  食虫植物定义:具有捕食昆虫能力的植物称之为食虫植物。

5、食虫植物一般具备引诱、捕捉、消化昆虫,吸收昆虫营养的能力,甚至是一些蛙类、小蜥蜴、小鸟等小动物,所以也称为食肉植物。

6、  食虫植物=食肉植物=肉食植物=Carnivorous P 作用  食虫植物不仅可以当作观赏植物,也可以用来捕捉苍蝇、蚊子等害虫。

7、在瑞士、丹麦等国家还用捕虫堇来做奶酪,将它的叶片放进桶里,然后装满牛奶,牛奶便凝固成为奶酪。

8、也有不少国家在大面积利用食虫真菌来防治各种作物的线虫病,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。

9、捕捉摄食昆虫  食虫植物的根、茎、叶和花,与其他植物并没有特别不同的地方。

10、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捕捉和摄食昆虫的呢?奥秘在于“捕虫器”上。

11、“捕虫器”是这种植物的叶的变态,形式多种多样:猪笼草的叶在延长的卷须上部扩大成一瓶状体(捕虫袋),上面还有半开的盖子,在瓶口附近及盖上生有蜜腺,用来引诱昆虫,使它们跌入“陷阱”;茅膏菜的捕虫叶则为匙形或球形、表面长有突出的腺毛,腺毛的顶端分泌粘液,当小虫触动叶片上的一些腺毛时,其他腺毛同时卷曲,将捕获物团团围住;生在水中的狸藻,它的“捕虫器”又有特色,在它羽状复叶小裂片的基部生有一个球状的捕虫囊,小囊平时呈半瘪状,它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口,周围有触毛。

12、  当水中小虫碰到这些触毛,小囊就迅速鼓大,小虫随着水流吸进囊内,囊口也立即关闭,挡住小虫的出路;捕蝇草则是依靠将整片叶子合拢起来逮住虫子的。

13、它的叶子以中脉为界,分为左右两半,像贝壳一样可以随意开合。

14、当贪吃的蚂蚁或其他小虫子爬到叶子上面去时,叶子两半会在20~40秒种内迅速闭合,叶缘的刺毛互相交错绞合,把昆虫活活关压在中间。

15、  ◆捕虫器  捕虫器能够捕虫,还有一点是在于它能分泌一种胶性很大的液汁,昆虫一旦碰上,粘在上面再也休想逃脱。

16、科学家们还发现,这种液汁里含有胺类物质,对昆虫有强烈的麻醉力,可以使昆虫昏迷无力而无法挣脱羁绊。

17、昆虫被捉住以后,捕虫器内的腺体还会分泌出消化液,它含有分解蛋白质的蛋白酶,使虫子被消化解体,从而被植物“吃”掉。

18、食虫,只是食虫植物营养的补充来源,因为它们有根、茎、叶,可以靠自己制造养料而生活下去。

19、既然这样,它们为什么又要捕虫吃呢?原来这种植物生活在缺氮的贫瘠环境里,经过长期演化,形成了用来捕虫而特化了的叶片——捕虫器。

20、种类  ◆猪笼草 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,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。

21、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——捕虫囊,捕虫囊呈圆筒形,下半部稍膨大,因为形状像猪笼,故称猪笼草。

22、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,意指它像酒壶。

23、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,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。

24、  ◆捕蝇草   捕蝇草捕蝇草,茅膏菜科捕蝇草属;别名落地珍珠、捕虫草、食虫草、草立珠、一粒金丹、苍蝇草、山胡椒;英文名Dionaea。

25、是食虫植物中的一种。

26、捕蝇草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,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,也可专做栽植草培养,别有情趣。

27、  ◆茅膏菜茅膏菜  茅膏菜,俗称捕草虫。

28、茅膏菜料,多年生草本。

29、著名食虫植物。

30、茅膏菜有明显的茎,高10-30厘米。

31、叶皆茎生,叶片圆形或扇状圆形茎部具有长腺毛,可分泌腺液引诱昆虫前来觅食。

32、昆虫触到腺液时,腺毛立即收缩将昆虫捕住,然后将其消化。

33、茅膏菜花白色或带红色,总状花序。

34、喜欢生长在水边湿地或湿草甸中,在长白山广有分布。

35、茅膏菜亦有治疗疮毒、瘰病的药物功效。

36、多年生柔弱小草本,高6~25厘米。

37、根球形。

38、茎直立,纤细,单一或上部分枝。

39、  ◆瓶子草瓶子草  瓶子草(Sarracenia),属于瓶子草科瓶子草属植物,本属植物原产西欧、北美和墨西哥等地,共有8种,但通过园艺学家的努力,已先后育出了许多杂交种。

40、想看图片的话进我空间看!~品种很多!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发表评论
0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