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岩型铜矿:
斑岩型铜矿(斑铜矿)的储量居首位,约占全国总储量的41%。近年来,斑岩型铜矿的储量仍有增长。主要集中于3个成矿带:阿尔卑斯-喜马拉雅成矿带(包括我国滇藏地区)、中亚-蒙古成矿带(包括我国新疆、甘肃、黑龙江)和环太平洋成矿带(包括我国东部广大地区)。土状孔雀石称为铜绿(或称石绿),一般为绿色,但色调变化较大,从暗绿、鲜绿到白色。成矿的时代从寒武纪到第三纪,以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为主。
铜矿石的加工工艺铜矿石加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:破碎、磨碎、选矿三个过程。破碎过程中,三段闭路破碎是现代的适合高硬度铜矿石破碎,能完成矿石破碎和部分解离的工作,从而提高后续磨矿效率;变质岩层状铜矿床:产于中元古代白云岩﹑大理岩﹑片岩片麻岩中﹐沿层产出。磨矿过程中,二段一闭磨矿是的磨矿工艺,可以使铜矿磨的更加充分;选矿工艺中,近年来出现的比较成功的新工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混合浮选工艺。
如想了解更多铜矿的相关信息,欢迎致电启顺矿产品详询。
浸染状铜矿石的浮选分选过程中要求同时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。通常选铜后的尾矿就是硫精矿。如果矿石中脉石含量超过20%~25%,为得到硫精矿还需再次分选。处理致密铜矿石,常采用两段磨矿或阶段磨矿,磨矿细度要求较细。药剂用量也较大,黄药用量100g/(t原矿)以上,石灰8~10kg(t原矿)以上。铜在地壳中的含量只有十万分之七,可是在四千多年前的先人就使用了,这是因为铜矿床所在的地表往往存在一些纯度达99%以上的紫红色自然的铜(又叫红铜)。如想了解更多铜矿的相关信息,欢迎致电启顺矿产品进行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