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分钟前 淮安四轴机器人设计值得信赖「在线咨询」[昆山威普特ab22f24]内容:
工业机器人可以扩大就业机会,提高技术能力
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及广泛应用,不仅可以使体力劳动和熟练工种减少,脑力劳动增加,而且新的工种增多。因此,机器人部分代替了人的工作后,不但不会造成失业,反而能扩大就业机会。据统计报导,在20 世纪80年代几年中,日本的制造业因应用机器人虽使焊工减少了4.9%,机床操作工减少了2.3%,但电子计算机操作员却增加了4.5%,穿孔机操作员增加了4.6%,软件技术员增加了10.2%,电气技术员增加了7.5%,机器技术员增加了7.0%,社会就业率呈上升趋势。控制器一般采用多CPU或多级计算机系统,实现运动控制和运动编程。
UR机器人
UR10型六关节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,每个关节运动范围+-360度;机械臂自重只有28.9公斤,有效负载达到10公斤,工作范围1300毫米,安装尺寸只有直径190毫米;至大工具端运行速度1米/秒,重复定位精度+-0.1毫米;机器人I/O信号包括数字和模拟信号,通讯采用满足TCP/IP MODBUS协议的以太网通讯;示教器采用12寸触摸屏,运行PolyScope图形用户程序;2)Fieldbus接口:支持多种流行的现场总线规格,如Devicenet、ABRemoteI/O、Interbus-s、profibus-DP、M-NET等。机器人控制箱电源为220VAC,运行典型程序消耗功率只有350W;机器人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0度-50度。
历史
1973年 世界上一次机器人和小型计算机携手合作,就诞生了美国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机器人T3。1978年
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业机器人PUMA,这标志着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完全成熟。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厂一线。1984年
英格伯格再推机器人Helpmate,这种机器人能在医院里为病者送饭、送药、送邮件。同年,他还预言:“我要让机器人擦地板,做饭,出去帮我洗车,检查安全”。模拟交际机器人1990年
中国zhu名学者周海中在《论机器人》一文中预言:到二十一世纪中叶,纳米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。
民用
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,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。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:“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、个体性、智能性、通用性、半机械半人性、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”。从这一定义出发,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、智能性、个体性、半机械半人性、作业性、通用性、信息性、柔性、有限性、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。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:1.具有脑、手、脚等三要素的个体;2.具有非接触传感器(用眼、耳接受远方信息)和接触传感器;(4)辅助设备控制用于和机器人配合的辅助设备控制,如手爪变位器等。3.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。